B体育新闻中心
News
分类>>B体育官方网站中了“Keep”的毒!
B体育官方网站中了“Keep”的毒!2015年3月,上线不足一个月,得到了Ventech(银泰资本)和BAI(贝塔斯曼)的500万美金A轮融资
2015年7月,获得GGV(纪源资本)领投的1000万美金B轮融资,BAI和Ventech跟投
拥护啥?那得问L君啊!我们的产品经理,一般App根本入不了法眼。最近几个月却沉迷于Keep无法自拔。不仅自己练,还煽动人民群众一起练。即便是根本没在care体重的运营君,也实在招架不住这夜以继日的朋友圈刷屏啊,好奇害死运营君,运营君从此也走上了Keep的不归路!
说起缘何使用Keep,当然是为了健身啦!自己去健身房太孤单寂寞冷,体育运动还得约人约时间约地点,健个身怎么就这么费劲呢?而线上的健身应用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L君说,为了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健身应用,几乎是下载了应用市场上能看到的所有健身APP,经过试用和选择,最终留下了Keep。“无论是课程还是界面做得都很好,很适合我。”L君说。
这既是Keep用户的感受,也是王宁(Keep应用CEO)的初衷。初创Keep的想法,就是来自于王宁自身痛苦的减肥经历。身为健身“小白”,他不知道从何开始,只能上网搜集、梳理健身资料,足足耗费了6、7个月时间,过程中他就想,如果有一款相对专业的APP,能帮他解答困惑就好了。Keep从此诞生。
用L君的话说:“Keep是刚需,你总会用到它,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谁说工科男文字功底不好,瞧瞧这哲理性……)
一个L君将Keep成就转发朋友圈!随后,千千万万个L君站起来啊!Keep 的自传播,一点不用王宁操心!这样依靠用户运营和社交传播刺激用户的加入方式,虽然屡见不鲜,但Keep才是真正的受益者!此前,王宁就提到“一个大学宿舍里有一个人开始用Keep练习,分享各种数据图谱和健身照片之后,很快就打动整个屋子里的人都开始用”。可见,像Keep这样“无公害”的传播属性,相比商业气息比较浓厚的其他类型产品,推广之路有着得天独厚的俯冲优势。
在很多用户眼中,keep的另一个亮点是它的分享与奖励结合方式。美国未来学家Jane McGonigal写过一本影响很大的书,名为《游戏改变世界》,她认为游戏的设计正在引导现实世界的发展,比如每杀一只怪物,游戏玩家都会获得经验值的提高以及些许金币道具的掉落,这种奖励机制不断刺激用户深入游戏世界,获得心理愉悦,显著提升接触对象的幸福感。
Keep很多设计的细节都有这样的体现,它引导用户打卡和分享(分享之后可能就不太好意思半途而废)、将卡路里燃烧量精准量化、帮助制作周期性的目标等等,都起到了刺激用户黏性的作用。L君说(没错,L君又来啦!):“分享朋友圈这一动作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训练,毕竟大家都在看,哪好意思不瘦!!”
而这些分享与奖励的功能都尽量被轻便处理,PGC的课程加上并不丰富的社交Feed功能,让用户的体验特别轻,使用之后也容易建立自信。但是啊,正如所有的硬币有两面一样,有能Keep下去的L君,也有点开瞬间就give up的运营君!
毕竟作为一款应用,Keep不可能替代一个专业的私人教练的最重要作用:即时反馈。你健身开始时,教练会示范;健身动作变形的时候,教练会第一时间纠正;同样,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教练还可以对动作难度进行退阶处理,以便保证完成率。(重点是,运营君要看脸的好嘛!不看脸怎么坚持?不看脸怎么运动?不看脸怎么坚持运动?)
当然,运营君想得到,Keep君也想到了,于是乎,Keep在用户“打卡”之后,程序会显示有多少人完成了这个训练,还可以打开来看其他人锻炼后的吐槽、自黑、共勉,还有“福利”——来自美女用户秀身材的照。(给王宁这个机智的boy掌声鼓励)别的不说,单凭这一点,用户黏度10颗星!(运营君现在严重怀疑L君训练的动机不纯……)
事实上,Keep把目标用户对准“小白”是一招险棋。如何培养“小白们”坚持下去,这是个最大的麻烦。这部分人是健身或者说体育产业最大的潜在增量人群。可是毕竟只是“潜在增量”,在传统健身房强势推广之下,都没有办卡,或者说办了健身卡而不去,怎么会持续的使用只依靠推送提醒的App呢?分分钟就删了是太可能发生的事了。所以,目前 Keep 在这方面做的还没有看见太大的突破,毕竟独自在家做运动,远不及气氛火热、欢欣鼓舞的健身房来得实在。
虽然困难重重,Keep还是缔造了上线%的传奇。归根到底,Keep就是牢牢地抓住了用户的三个痛点!
使用户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不拘泥于场景的限制,随时随地完成运动的需求。解决这个问题,基于移动端的App是最好的选择。
能够用标准化的方式满足健身“小白”的需求,同样又能够通过精准定制满足高级进阶者的需求。在这一点上,王宁参照猿题库的设计方式,大部分在线辅导学校解决的其实是用户0-70分的需求;而健身“小白”们的需求同理,也是解决0-70分的问题。针对70分以后的需求,Keep提供的解决方向是:精准用户,定制化方案。为此,Keep已经尝试在2.0版本中开发出个人数据中心,向智能匹配课程方向探索:收集用户每日、每周、每月的锻炼数据,以及用户参与的课程情况,未来还计划加入更多的统计和分析维度,这样,分析出用户的体能状况,再结合其健身目标,系统自动匹配推送相应的课程。课程以简单的视频方式呈现,以每周为阶段规划目标B体育官网,用户对照进行相应的部位运动,就可以完成健身需求。
健身本身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失去场景化的驱动,用户很容易失去自制力,Keep就会仅仅成为手机上下载的一个APP而已。Keep的解决办法是社区化,以此来驱动用户积极性,每个训练课程结束当天,都有一个“打卡”的分享环节,这也是一种间接的督促。“三招“组合拳“,拳拳到痛点,你不中毒也不行啊!
既然你线上美女福利那么诱人,为什么不组织一些线下交流捏?多组织线下交流会或者比赛,多种多样的线下趣味比赛活动增加了用户的黏性,而且这也可以作为开发拓展新用户的渠道;线下互动的模式还能给一些高等级用户提供表现、表演的机会,满足其“晒”、“炫”的心理。何乐而不为?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本身也是很轻的,不用担心模式太重被拖入泥沼,还十分符合Keep的应用特点。
正如Keep的宣传语一样,哪有什么天生如此?王宁也好,Keep也好,可没有人生来就会成功。你要做的是多思考,多尝试,多看看运营拍档的文章,而后慢慢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