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新闻中心
News
分类>>B体育官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与实施路径
B体育官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与实施路径提高全民健身标准化科学化水平,在《关于构建更高水 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意见》中作为第七部分单独提出,强 调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制定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 务国家标准并动态更新。 标准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 摸索和创立的一门科学。 主要是对科学、技术与经验领域内共 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事物和概念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其目 的在于规范社会行为。
20世 纪初,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观念得 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领域中得到广 泛应用。 之后,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极大地促进了政府公共 服务标准化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公共服务 标准化来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表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否实现了均 衡,必须建立在某种衡量标准上。 在体育国际化新形势下,建 设与国际接轨,标准化、科学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显得 尤为迫切。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是保证全民健身公共 服务水平、范围、均等化程度的基本参照系,是政府提高全民 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当前,加强全民 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建设B体育官方网站,用统一的标准确定公民有权享有的全 民健身公共服务范围,进而建立一套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目 标明确和易于操作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对于加强政 府体育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满足公 众 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需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健身促进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对健身的积 极主动性也空前高涨,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全民健身公共服 务体系标准化的构建显得十分关键和必要。 完善的全民健身公 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的指标设置需要充分考虑服务的获得感、 参与度、质量和社会效益,在服务范围、服务项目、保障水平 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确定标准,以切实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的 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水平。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是价值理念与具体实践紧密 联系的长期过程和复杂系统,其实施路径应密切关注以下重点 环节。
一是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而言, 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体系标准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 因 此,资源的标准化及合理化配置是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具体看来,应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 应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事 业经费支出比例,重点投入有助于实现城乡平衡、区域平衡、 群体平衡,有助于优化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的建设项目; 重 点投入城乡基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优质高效、普遍均等化的新型全民健身公 共服务机制,统筹协调综合利用资源。
二是基于供需动态调整提供相关服务。建立全民健身服务 决策机制,鼓励社会群体参与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避免出 现健身服务产品供应与群体健身诉求错位的现象,保证在供需 平衡的基础上,确保财政资金利用率最大化,促进全民健身服 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供需一致是发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社会效 益的关键,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应结合时代变化和公民体育需 求 ,进行体系的动态调整,使健身服务体系具有时代特征,更 好地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讨提出满足实际需求的健 身服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进行相关的制度设定,使得全 民健身服务成为硬指标、硬任务,成为对各部门进行考核的重 要指标。 为了体现测评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积极探索实施 服务体系第三方评估机制。 合理的评价机制能为全民健身服务 体系建设提供精准的参考依据,促进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效益的 提升,推动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本书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总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紧扣党中央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健康中国的内涵、必要性、可能性以及重大举措展开论述,通过政策解读、理论阐述等深入剖析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意义、形势任务、体系力量与关键举措。本书运用生活化的事例诠释理论,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分析透彻、观点新颖,有助于读者系统、准确地把握健康中国建设的框架和精髓,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卢春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0年7月迄今,先后在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工作,一级巡视员。期间,被国家选派到美国杜克大学学习公共政策与管理;被选派为第六批中央援藏干部;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担任宣传组组长。
杜本峰,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健康与疾病防控交叉学科重大创新平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人口健康与发展、老龄化的健康风险与社会问题、社会政策与健康影响评估等。主持国家社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及省部级项目等多项课题。出版专著、译著和规划教材9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人民日报等发表论文70余篇。